发布者:工程管理硕士项目部 时间:2022-01-17 10:41:30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这门课程,作为我们中德双学位班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丰富,知识体系完整,信息量大,同时辅以质量管理体系的工具和方法,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stephan höhne
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助理研究员
机械工程与运输系统学院
机器工具与工厂管理系
质量科学主席
孙正伟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讲师
研究方向:多目标决策、群体决策、贝叶斯网络
q:这门课程主要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a:本课程分为mooc和线上练习课程两大部分。
mooc包括13个主题的课程视频和ppt:
1) introduction to quality management
2) customer requirement_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
3) q7_m7
4) service quality tools_s7
5) fmea
6) mcs & pcs & spc
7) tqm
8) quality awards_efqm model
9) strategy bsc
10) coq & tpm
11) qm standards_ims
12) audits and certification
13) quality management in procurement
课程不但有理论的学习,更有实战的结合。线上练习课程通过分组分配不同的产品,过程中运用3个质量工具(qfd,fmea,bsc),对产品的设计、风险分析以及战略部署进行练习。
在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内容的线上练习中,运用了老师讲解的质量屋(house of quality hoq)方法。3个小组根据老师提供的产品拆解图片,通过网络搜索产品信息和介绍,使用质量屋建立客户要求(customer requirements),评价各要求的重要度(important weight),与产品要求(product specification)进行连接,并进行相应的评价确定优先级。
在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 (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的学习中,模拟了客户对产品投诉的情况。 大家使用风险流程fmea方法学进行原因分析以及改进措施确定。首先通过进行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及功能拆解(function analysis),确定不同组件(unit)及部件(component)。然后根据拆解分析失效模式failure mode及失效影响(failure effect),完成sod(严重度,发生频度,可探测度)的打分及措施制定。
学习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时,同学扮演公司的管理团队。从规划公司的未来愿景(vision)、使用swot分析矩阵制定策略计划(strategy plan),到通过使用策略图(strategy maps)确定关键推动策略(drivers),最后根据关键推动策略定义定量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及行动计划(action)。每一个环节,同学们都如在真实工作情景中那般一丝不苟,追求运用到极致。
在最终报告会议上,各个小组通过设计管理层汇报ppt,确定一个主题,将3个质量工具进行相互串联,形成逻辑关系,从企业愿景vision串联到qfd,从swot分析串联到qfd和fmea,最后回到kpi和action。
q:学习这门课程有什么收获?
a:班级大部分同学的工作都与质量管理相关,大家都感受到质量管理课程提供了大量的知识点和信息,能帮助我们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很多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例如:通过使用质量屋hoq工具将从市场上收集到的客户需求转化成产品质量标准,运用新老质量七工具问题调查全过程,使用学到的统计学知识对过程进行控制以达到持续稳定的生产,根据质量奖评价模型确定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的提升,通过建立风险管理系列文件和系统帮助企业全生命周期持续改进……不胜枚举。
作为在质量岗位工作13年的“老”质量管理人,深深体会到我们学习的质量管理课程覆盖了质量管理工作者需要学习的各种大大小小知识点,即使是我工作中常使用的各种质量工具,也从国际化、规范化管理的角度再次梳理与深化,非常值得学习以及在后续工作中持续重温。
2020级mem中德双学位班 石正国